6月26日上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江苏德硅凯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氟化物晶体及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投资协议,海门区委书记沈旭东、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陈微涛等区领导、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苏良碧、集团公司董事长薛加玉、党委书记谢伟明、铭大集团总经理姜蔚等出席活动。
2020 年 12 月,德汇集团、中科院上硅所共同合作成立上海德硅凯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23 年 4 月在海门设立全资子公司,计划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2个亿已落地投产,此次在海门签约的二期工程,计划建设 5 万平方米厂房及多条生产线,同步创建研究院并建设国内首创的大尺寸氟化物晶体中试生产线,着力解决 “卡脖子” 问题。
沈旭东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海门依江伴海、与上海隔江相望,借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赋能,重大交通工程推动其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先进制造业等蓬勃发展。当前海门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战略机遇、加快跨江融合,全面融入上海产业链等,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德硅凯氟产业链相关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石性产业,海门依托资源禀赋建设特色园区、设立专项基金,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构建良好发展生态。他希望企业持续投资深耕,海门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以一流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薛加玉董事长感谢海门区委区政府对企业从注册到政策申报到项目落地的全流程陪伴和支持。称海门交通区位优越、人杰地灵、产业基础厚实,一期项目建设中各级政府给予全方位服务,坚定了我们继续投资的信心。薛总还提到,氟化物晶体是苏所长研究了20多年的技术,是面向光刻、激光和半导体检测装备的精密光学元器件,是真正的“卡脖子”技术,未来将加快项目建设、导入更多优质项目,为海门相关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苏良碧所长表示,薛总完全出于国家战略需求开发项目,不考虑短期商业效益。项目选址曾有波折,如今到海门是奇妙的缘分。海门政策好、政府支持力度大,希望未来有更多项目落地海门,借助海门发展大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战略落地生根。
出席活动的还有海门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宋涯、海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一兵、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产业处处长韩金铎、德汇集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等。
氟化物晶体及元器件研发、生产项目投资协议签约